南沙招聘网 > 资讯 > 南沙资讯 > 文章详情

智能技术助力印染企业绿色发展 为珠三角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思路

阅读次数:23352019-01-08 14:14

 位于南沙万顷沙镇的互太工业城内,厂区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一批批布料经历烧毛、煮练等系列工序,最终将被运送至优衣库、安踏等海内外知名服装品牌商的成衣生产线上。在纺织印染行业转型升级、环保标准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互太(番禺)纺织印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互太”)这个年产量超过8万吨的生产基地,正在借助科技创新发生蜕变。

广州沈自所分所印染生产信息化系统集成模型

  从2013年开始,广州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分所(以下简称“广州沈自所分所”)研发的多项印染智能化技术在这里投入应用,帮助企业建立绿色工厂和智能工厂,为珠三角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借鉴的发展思路。

  一次染色成功率达98%

  染色是布料印染当中的一道关键工序。在传统染色车间,熟练工需要按照不同布料的染色配方提前调配好染料助剂,一旦配送时间或分量有误,染出来布的质量就受影响,只能调整助剂重新再染。

互太纺织的染色车间,沈自所分所研发的智能设备正在向染色机添加助剂

  在互太厂区,这个流程正在被智能设备改写。记者在互太的染色车间看到,一台盛有白色粉体助剂的设备沿着半空的环形金属轨道移动,最后停在一个染色机料斗的正上方。“现在我们用电脑操作这套系统就行,完成一次粉体助剂配送只需几分钟,也不会扬尘。”该车间的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这是广州沈自所分所与互太联合开发的染料助剂在线计量与精准配送智能设备的其中一部分。在车间另一边的液体染料助剂配送中心,标注着不同编码的数十根管道紧密排列,向外延伸到40多台染色机上。“一般来说,染一批布至少要在染缸里放10多种染料、30多种助剂。”广州沈自所分所智能工厂技术研发中心主任于广平介绍,系统精确的排产信息和物料配送,也让布料染色的效率大大提高。

  目前,互太应用的这套染料助剂在线计量与配送系统已将染色一次成功率提高到了98%,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根据互太估算,这套价值近300万元的智能设备在车间安装投产后,两年左右即可收回成本。

  年省千万元废水处理费

  印染是典型的高耗水行业,每印染加工1吨纺织品耗水100-200吨,其中80%-90%成为废水排出。如何更有效地实现废水处理及再利用,成为横亘在纺织印染企业面前的难题。这也是广州沈自所分所与互太最早的合作方向。

广州沈自所分所在互太纺织应用的染料助剂在线计量与配送系统

  “我们与互太一起对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智能在线监测和优化运行技术改造,并实现了水的高效梯级利用。”于广平介绍,据估算,目前互太厂区的废水重复利用率超过50%。“这省下来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包括色度去除的药剂在内,整个废水处理站以前每天要用去约10吨药剂,现在只要一两吨,一年可节省药剂投加费用近千万元。

  在此前第三方机构开展的节能降耗评估中,这套废水处理智能在线监测及优化运行技术为互太的废水处理站减少了60%以上的混凝工序药剂投放,减少操作人员8人,废水处理综合成本每年节省1000万元以上。

  搭建厂区大数据平台

  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是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流方向之一。在南沙互太厂区,广州沈自所分所应用工业物联网技术,实现各类生产设备和公共辅助设备互联互通,可实时采集和同步传输生产进度、物料库存、排产信息等信息数据。

互太纺织的废水处理站实时监控画面

  一个覆盖能源管控、安防监控、生产设备管理等板块的工业大数据平台已经在互太厂区成型,这提高了互太生产管理的效率与透明度。互太定型车间对尾气处理设备的远程运维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互太的定型车间,共安装了50多台定型机尾气处理设备。于广平介绍,以往依靠人工巡检基本顾不过来,“现在搭建的远程运维系统,让工作人员通过手机或大屏幕直接监测设备参数,让巡检更具针对性。”

  产学研合作促企业升级

  印染智能化技术在互太厂区的应用,也是广州沈自所分所在产学研合作上的一次成功探索。从2013年至今的六年时间里,广州沈自所分所的相关团队不断结合印染企业的实际生产需求,从废水深度处理、印染关键工序自动化到工业物联网数据平台的搭建,持续研发并改进技术应用。

  据介绍,在技术改造后,互太建成年产能8万吨的针织面料印染智能化生产线。去年11月,互太还成功入选了工信部绿色工厂名单。除了互太纺织,广州沈自所分所的相关技术成果应用服务了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等数十家行业龙头企业、装备制造商和服务提供商,相关技术和产品出口到了越南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记者余丽颖摄影报道)

 

文章来源: 南沙招聘网 https://ns.goodjob.cn,转载请注明。

搜索